什么是兔热病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兔热病作为一种急性疾病,其危害可说是比较大的!正如伤寒样热症一样,它有时会表现为和其它急性疾病一样的症状,因此我们有时难以识别。
但是,了解它的意义和临床表现对你自己是有帮助的。
下面介绍有关兔热病的一些知识:
兔热(tularemia)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,又称土拉菌病或鹿蝇病。
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、淋巴结肿大、皮肤溃疡、眼结膜充血、溃疡,呼吸道的发病机理与病理改变病原菌通过不同途径侵入人体后,即循淋巴管进入附近淋巴结,引起淋巴结炎症和眼结膜炎、溃疡等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,并通过不同途径入侵机体,即肝、脾、淋巴结、骨髓等网状内皮系统摄菌尤多。
该菌在组织中大量生长和繁殖,并释放出内毒素,引起临床症状。
有些病人在临床症状恢复后,仍有淋巴结或骨髓中长期带菌。
病变部位可见局部淋巴结充血、肿胀,镜检可见浆液浸润及淋巴组织增生,中央可见坏死、化脓,称之为原发性溃疡。继发于肝、脾、淋巴结炎症后,可出现结核样肉芽肿形成。
肉芽肿由上皮细胞组成,周围淋巴细胞、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围绕,中央常出现坏死和化脓。
而肉芽肿性无出血,这是鼠疫别的一个重要标志。
1~10天的潜伏期是3~5天,平均为3~5日。
发病多迅速,突然出现寒战,继之高热,体温39~40℃,伴剧烈心痛、乏力、肌肉酸痛及盗汗。发热过程可以持续1~2周,甚至可以延长数月。
肝脏、脾脏增大,有压痛。
因细菌感染的途径众多,且临床表现多样,可分为以下几类:
(一)溃疡性疾病以腺型最为常见,约为75~80%,其主要特征为皮肤溃疡及淋巴结肿大。患者所患家兔的皮损多为指掌。
蜱媒介传播的病人皮损以下肢和会阴部多见。病菌入侵1~2天后,在侵入部位出现肿胀、疼痛,随后出现丘疹、水疱、脓疱。
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,呈园形或椭园形,边缘隆起有硬结感;红肿不明显,伴有疼痛,有时还会出现黑色痂皮。根据溃疡部位不同,会出现相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。肱骨内上踝、腋下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是常见的疾病。
(二)腺类型仅有局部淋巴结肿大而未见皮肤损害,约占5~10%。
腺肿物多见于腋下或腹股沟,可大如鸡卵,开始疼痛明显,后期逐渐减轻。
一般1~2月消肿,也有3~4周时化脓破溃,排出乳白色脓液,无臭,脓汁外溢可达数日不愈。
(三)胃肠道型以阵发性钝痛为主,伴恶心、呕吐、颈、咽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,偶有腹膜炎。
(四)肺型表现为上呼吸道卡他症状,咳嗽、气促、咳痰、胸骨后钝痛,重的时候还伴有严重的毒血症。
肺内阳性体征较少,胸部X线示支气管肺炎。偶发的肺脓肿,肺坏疽,肺内空洞。通常情况下,肺门淋巴结肿大。
(五)约占5~15%,起病急,头痛剧烈,寒战、高热,体温可达40℃以上,热程1~2周,大汗、肌、关节疼痛、肝脾肿大,触痛较常见。
偶发性瘀斑,斑丘疹及脓疱疹。
(六)眼睛腺型罕见,结缔组织膜充血、瘙痒、流泪、畏光、疼痛、睑水肿、角膜溃疡和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。
(七)咽喉型病原菌经口腔侵入,可引起扁桃体及周围组织水肿发炎,并有小溃疡形成,偶见灰白色坏死膜,病人咽痛不明显,但可引起颈、颌下淋巴结肿大和压痛。
与消化道炎症、毒血症等有关。
尽管兔热病与那些狂犬病有些相似,但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。